- 李文杰;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基坑工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交叉施工影响不可避免,特别是基坑快速开挖卸载对下卧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以徐州某穿越地铁双线隧道基坑施工为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总结了上跨地铁双线隧道的基坑分区开挖卸载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规律,并结合理论计算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结果表明:基坑分区快速施工卸载对下卧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应力释放后的上浮,开挖步序与上浮变形值呈正相关.基坑中心区域的施工对隧道隆起变形影响最为显著,需重点监控其对盾构隧道的扰动.若不采取加固措施,隧道结构隆起量将超出限值.采用双线隧道中心区域及基坑围护结构加固与合理布桩技术可有效抑制隧道隆起变形,确保变形量控制在限值内,保障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
2025年01期 v.25;No.9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陈晓龙;
为解决民用建筑平屋面系统顶楼顶层存在的夏季不散热、冬季不保暖、渗水漏水严重及外观不美观等问题,依托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用新型爱舍宁波形沥青防水板应用于坡屋面系统.详细介绍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防水板的铺设顺序、固定方式等施工细节,针对防水处理等重难点提出质量控制策略,如对防水板搭接处的密封处理等.通过应用新型沥青防水板并采取相应施工措施后,屋面系统施工效果良好.不仅实现了出色的隔热保温效果,屋面通风效果和防水效果均达到较高水平,有效解决了顶楼顶层的散热、保暖和渗漏问题,还使施工工期得以缩短,工程成本降低,且坡屋面构造较平屋面更为美观,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5年01期 v.25;No.9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詹鹏;
为解决贵南铁路九万大山1号隧道拱部衬砌局部露筋缺陷问题,采用精确的现场勘察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露筋现象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首先将缺陷混凝土彻底凿除至7 cm深度,打磨平滑后用高压水枪深度清洁;其次对裸露钢筋涂覆两道E-44型环氧树脂防腐;然后在混凝土凿除区域涂刷三层水灰比0.3∶1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比整治前后衬砌结构主应力及竖向位移数据,评估方案效果.研究发现露筋对支护结构位移影响小,但显著影响衬砌承载能力.整治方案实施后,衬砌最大与最小主应力显著减少,虽降低竖向位移效果有限,但有效避免了钢筋锈蚀,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
2025年01期 v.25;No.9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娇;
为妥善解决施工电梯附墙架结构安装安全性问题,结合天津市滨海新区五车地项目,采用ANSYS软件对附墙架的结构安全性展开分析,发现常规长度附墙架无须安装斜支撑能够保证安全使用.而对加长附墙架,必须安装斜撑杆才能更好确保安全性.另外,采用一种监控安全装置,有效提高施工电梯附墙与结构连接的安全性,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年01期 v.25;No.9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祁进盟;
为了解决在不同环境下高强混凝土(HSC)疲劳性能研究欠缺的问题,在重黔高铁桥梁工程中,通过在干、湿两种环境中,对C40/50等级的HSC施加纯压缩疲劳荷载,深入探讨其破坏周期次数.同时,综合分析环境条件、加载频率及试样尺寸对HSC疲劳性能的多元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潮湿环境会致使HSC疲劳破坏周期减少,显著降低其抗疲劳性.此外,混凝土的含水量也对疲劳性能有明显影响.在试样尺寸方面,不同尺寸的HSC在疲劳性能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为全面了解高强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疲劳性提供了丰富数据和理论依据,有助于相关工程领域在设计和施工中更好地考虑高强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2025年01期 v.25;No.97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杨启超;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在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跨度大,以及预制板数量和种类繁多等复杂情况下,工程质量和成本不容易控制等问题,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五车地87号地房建工程为依托,深入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设计施工中的应用特点、优势及实际操作流程.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应用BIM技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误差得到显著控制,设计精度大幅提升.同时,工程施工效率显著提高,有效缓解了工期压力,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实践经验.
2025年01期 v.25;No.9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成一帆;
杭州市钱塘区滨江二路旁某综合管廊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地下管线,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减少道路开挖,提升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综合支护结构设计方案从数值模拟、施工技术及碳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推荐管廊基坑支护结构方案是放坡+围护桩+混凝土支撑.通过推荐方案有限元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显示,大多数工况差异在14%以内,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模拟值也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这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起到了良好效果.
2025年01期 v.25;No.9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时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一部分道路损坏较为严重,其中尤其以高填方公路为典型.高填方公路的结构相较于普通公路差异性较大,它的路基路面病害调查和分析对后续道路维修改造至关重要.以近期参建的一条高填方公路为例,从老路总体线形、路基病害、路面病害的类型,结合对老路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同时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超年限使用、重载超载负荷、裂缝产生原因、水毁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高填方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类似情况制定合理的处治方案提供相关参考.
2025年01期 v.25;No.97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好;
依托某市政互通式立交桥钢箱梁的施工实践,分析一种以稳定系数法为基础的跨线高架钢箱梁施工技术.通过Midas Civil软件对钢箱梁支架结构开展受力分析并构建数据模型,探究在自重因素的影响下桥梁支架的支承反作用力.通过矢量和法对桥梁的抗倾覆稳定系数进行评价,判断钢箱梁结构稳定性状态,并采用BIM软件模拟安全施工过程,探究施工实践中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分析钢箱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底应力的变化过程,并通过稳定阈值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确定施工过程中箱梁结构整体稳定性,模拟中施工内容,主要包含吊装施工、箱梁移动、箱梁落位等步骤.模拟结果显示,采用该方式获取所得钢箱梁等效应力基本和实际情况相符,可见选用该方式能够有效保障钢箱梁结构施工安全.
2025年01期 v.25;No.97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忍;
某特大桥21号墩承台底部位于某河底部,河水最大深度达16.8 m,激烈流动及终年水流不断,基坑施工面临极大的技术挑战和安全风险.针对此类跨河大桥建设中的深水区水流湍急条件下的基坑支护问题,通过细致的方案比选分析,采纳了一种综合性的施工策略,即采用筑岛围堰技术,结合钢筋混凝土围护桩及旋喷桩构成的止水帷幕方法.此方案旨在为深水基坑作业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与桩基工程同步进行,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还避免了工期延误,充分满足了该大桥深水基坑施工的具体需求.
2025年01期 v.25;No.97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唐盼;曹泊;刘梦溪;
为探究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与CO_2封存的协同作用机制,系统梳理了碳化反应对粉煤灰物化性质的改造机制,探讨了温度、压力、水分含量、颗粒特性及外加剂等因素对固碳效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碳化粉煤灰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微观作用机制与应用潜力.结果表明,优化碳化条件(如提高CO_2压力、添加外加剂)可显著增强粉煤灰反应活性.碳化粉煤灰在水泥基材料中不仅能改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还可降低碳排放,具备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为工业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025年01期 v.25;No.97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乐天芝;李建荣;夏若男;刘梦婷;
高校实验室安全是高校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实验室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校化工类实验室的可燃气体检测反馈系统,该设计采用大管包小管的套管气路结构,套管一端级联负压风机,当系统检测到套管内可燃气体浓度超出阈值时,负压风机自动开启,将泄漏气体迅速排出,保障实验室及人员的安全.
2025年01期 v.25;No.9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顾曼;翟胜增;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给建筑业注入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的难点和问题.为此,首先对相关数字技术进行阐述,然后在充分调研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与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产业数字化集成管理体系,并从建立体系、夯实基础、全面提高、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思路.
2025年01期 v.25;No.97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